【走基层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走教老师李启英:用双脚丈量大山-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走基层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走教老师李启英:用双脚丈量大山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5日 09: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TV | 手机看视频



     

    央视网(新闻联播)消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偏远农村,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乡村教师:不论刮风下雨,霜冻寒暑,每天都要往返于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山路上,到不同的教学点上课。他们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走教老师”。今天我们要为您介绍一位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走教老师。

    清晨七点,地处青海省东部山区的湟中县土门关乡还是一片寂静,“走教老师”李启英就背起简单的干粮和教具、雨伞,准备向十多公里外的秋子沟幼教点出发了。

    湟中县土门关乡海拔2800米,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加上山里条件差,老师难招,学前教育几乎一片空白。从去年5月份开始,湟中县教育部门在一些地点分散、无法成立幼儿园的自然村建立了73个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在全省内公开招聘了133名幼儿教师。幼师毕业的李启英曾在西宁市的一所幼儿园当了6年的幼儿教师,听到这个消息,29岁的她也主动报了名。

    每周的一三五,她在上阿卡村幼教点给孩子们上课,这里有25名学龄前儿童。而每逢周二和周四,她还要往返20多公里的山路到相邻的秋子沟教学点。那里还有8个孩子等着她。

    山村撤点并校后,村里把废弃的小学利用起来做幼教点,除了幼教志愿者,还由村里配了一名保育员。

    秋子沟教学点没有宿舍,晚上李老师还要走回上阿卡村。七月的青海,天气一会儿一变,来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回去的路上,却下起淅淅沥沥的雨来。山上都是红土,一下雨,道路泥泞不堪。

    山里条件差,没有教学用具,李老师每周回一次家,买一些彩色纸、彩笔从山下背到教学点。她动员孩子们把家里不用的药盒、水瓶、废旧塑料拿到学校。就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教学点里所有的教具和玩具。

    学校里没有乐器,没有录音机,为了让孩子们也能上上音乐课,李老师就趁每周回家的时候用手机下载了许多儿童歌曲,放给孩子们听。李老师说,城里孩子会的,自己的学生“一样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郑路路

热词:

  • 基层
  • 寻找
  • 最美
  • 乡村
  • 教师
  • 李启英
  •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