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特岗教师杨富生
5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播出新闻《杨富生:把外面的世界带回家》。海原县贾塘乡马营小学教师富生一夜成名。
本来,央视记者到海原县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时,当地教育部门推荐的是贾塘学区最优秀的校长,在小学讲台上站了35年的马营小学校长邹德远,但4月25日央视记者到马营小学采访时,无意中和教务主任杨富生聊了几句,决定改变采访目标。
杨富生身上的戏远没有邹德远多。
在马营小学教师中,杨富生的资历最晚,从教只有8个月。
难道央视的记者看走眼了?
不,央视记者的眼睛很“刁”。他们发现杨富生竟然主动放弃了在浙江省杭州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当小学教师,是海原县500多名特岗教师中的代表。他们发现杨富生的课讲得很活泼。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马营小学时,四年级班主任杨富生正带班里孩子跑步,绕篮球场跑了5圈后,开始玩一种类似“捉迷藏”的游戏,被捉住的学生受到的“惩罚”是背诵一首诗词。
12岁的王国文第一个被捉住,他大大方方地背诵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这首词,小学语文课本没有收录,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本也没有收录。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月份一开学,杨富生就让四年级的孩子们背诵《毛泽东诗词集》,书中的67首诗词,每个学生现在基本都会背。
为什么仅3个月时间,学生们就能做到基本都会背?
窍门是每周的一、三、五晨读,杨富生朗诵《毛泽东诗词集》中的5首,然后学生集体朗诵,67首诗词目前已朗诵了3轮。
每周的二、四晨读,杨富生朗诵《大学》,然后学生集体朗诵。
马营小学共有52名学生,一至五年级各一个班,没有六年级,六年级要到贾塘中心小学去上。四年级有11名学生。
全校有6名教师,都是全科老师。但实际上,在杨富生来任教前,学校的英语课就没有开过。是杨富生,使这所1974年建立的乡村小学首次真正实现了全科教育。
今年26岁的杨富生,生于贾塘乡黄湾村。小学是在与马营小学相距1.5公里的黄湾小学上的,他最喜欢的老师是他的堂哥杨茂生。四年级时,他有了长大后当老师的理想。
2008年高考,杨富生的分数上了本科录取线。填报第一志愿时,村里的长辈们希望他学法律,他却选择了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
他如愿被第一志愿录取。一上课,他却愣住了。
原来,白城师范学院2008级小学教育专业两个班45名学生中,除了他全是女生。他向系里提出换个专业的请求,74岁的胡伟斌副教授分析了男生在小学教育专业上的优势,将杨富生的心“拴”住了。杨富生很快投入到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全面准备中,他自费订阅报刊,购买书籍,钻研学术,创建社团、举办活动,参加公益服务。
2012年5月,杨富生在网上向杭州一家薪酬不菲的私立学校投了简历,被这家学校相中。他想了想,放弃去杭州,决定回家乡当个小学老师。因为他想起了胡伟斌副教授的一句话,大学问家钱穆的职业生涯就是从小学老师开始的。
当年7月,他参加了海原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被录取了。
被分配到马营小学任教的杨富生,很快成了“孩子王”。(记者 马文锋 丁建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