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李书钊、男、汉族、1959年2月生、现年53岁、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人、中共党员、1977年9月参加工作、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77年9月毕业后,一直从事边远乡村教育35年,高中毕业后,村里缺教师聘我当民办教师,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拥护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以师德为指南,为人师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77年9月参加工作,78年任命为校长,我校是乡内最边远的学校,交通不便,条件差,村是个小村,全村6个社,一千余人,两间学校,一间是两个社共办的,另外一间是四个社共办,全部都是民办教师,一间在社的保管室里上课,另一间是拆旧庙来修的,教师是工分解决,国家财政补助,小学每人每月10元,初中每人每月15元。

    该同志上任以后,认真分析该村布局,多次找乡村领导汇报,把两间村校合并成一间,以便管理,提高质量,当时的学校薄弱,成绩在全乡年年倒数,因几位都是老民办教师,有经验,但精力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本人认真查找不足、分析团结合作,逐步提高,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几位老民办教师黄天发,余洪富、胡廷万、胡祖强等都民转公了,学校开始更有活力了,当时的学校都是土木结构,我们几位民转公教师多次商量同意每人拿一个月的工资出来搞学校建设,修原教室前的堡坎,得到了乡村领导的高度重视,抓普九,乡长书记亲自带乡村有关部门领导,来我校现场办公,又解决20000元,修两间教室和厕所,资金不足教办补。

    通过本人的团结合作,抓思德、抓质量、抓普九,98年通过县组织验收,为合格村小学。

    几位老民办教师,胡祖强调走,其余几位分别退休,我县教师缺编,没有分正式教师来,学校存在严重的问题,条件差,待遇低,只有我一人是公办顶梁柱,只有请代课教师,把我所教的初中毕业学习优异的学生请回来上课,其中请了五位,卿夕勇、胡杰、周洪鑫、雷定雨,我高中毕业的儿子李秋良和他未婚代课的媳妇胡海燕也请回来上课,带领一支代课教师,抓质量、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边教边学,去进修校函授中师、专科等学历。

    这帮代课教师精力充沛,方法灵活,我校教育质量在全乡由倒数跃上全乡第一,毕业班连续三年冠,得到县区、乡表彰鼓励。

    我的儿子李秋和儿媳胡海燕两位代课教师,以选招为公办教师,儿媳妇调到乡农中任教,成绩优异,又调到乡中任教,她教的班级在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儿子和我在村小任教他是全乡毕业班的优秀教师,成绩长期名列前茅,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本人认真抓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协调多方关系,由一所七八十人的烂学校办成一所二百的大学校,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修了教学大楼,教师宿舍,教师和学生食堂等,该同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村,拿工资修学校,帮助两家少数民族子女,杨老六、王润权,完成学业,定向资助资金上千元,解决特困生上学,免费资金上千元,根据上述情况,该同志从始到终,在一个边远山村工作35年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一家四人,由代课民办教师转变成正式教师,成为乡村教师之家,深受各级领导的赞誉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以上图片和资料有档可查。

    根据上述情况,该同志的优秀事迹如下:

    1、在边远山村工作35年(其中民师20年)。

    2、从五十年代一直在村小工作到八十年代历尽艰苦。

    3、抓合并两所村小由破烂庙子拆来修的板壁学校,又不通电、又不通公路、条件恶劣、冬天教室烧火取暖要到近十里外去背煤,带领高年级的学生每人背十斤,大的背二十斤,从河里走过,爬高岩,像爬天一样,一条长长的背煤队伍,度过了多年。

    4、该同志带领一支代课教师,村里村外十多里路去家访,不计其数,家家户户摸底调查,解决特困生和留守儿童的困难,确保巩固率百分之百,联系泸州市交谊舞群,来我校献爱心、搞活动,资助一百五十多人,每人一个书包、一只笔,各班都有体育用品,群体资助特困留守儿童三名,每人每年一千元,一直资助到初中高中毕业,共计资助我校累计资金上万元。

    5、该同志拿工资修学校,感动了上级,所以学校发展快,前后集资修建学校三次,修成品字型砖木瓦房,创建为合格村小,砖木瓦房危房有修成框架的教学大楼,变化大。该同志是个好老师而且是个好领导。

    6、以前学校面临要跨、要撤并,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位顶梁柱的乡村教师,把所教毕业的初中或高中生请回来代课,抓好村小教育,由一所八十多人的小学校、烂学校,创建成一所二百多人的完整的合格村小,由代课教师之家转变成教师之家,其中培养儿女教师入党,代课教师中有四人选招为公办教师,该同志在基层一线起先锋带头作用是教师的楷模。

责任编辑:闫冬

热词:

  • 最美优秀教师
  • 李书钊
  • 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