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每天清晨,在洪江市深渡乡集中村小学的操场上,总会看到一个默默驻足的身影,她就是集中村小学的杨元梅老师,每到这个时候,她总要深深地向学校对面的幽幽青山眺望一阵,因为那里有自己心爱的丈夫在陪伴着自己……

潜心教学育人勤

      杨元梅于1961年3月出生在洪江市深渡乡集中村七组,1979年3月考上民办教师,来到集中村小学任教。集中村是该乡最偏远的一个贫困村,全村不足1000人,分散居住在山头角落,集中村小学就坐落在半山腰,许多孩子上学都要走10多里山路。按照乡里规定,该校只能招收1—3年级的学生,很多老师因为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苦条件,往往不到一年就选择了调离,于是杨元梅常年面临的是复式班的教学。为了提高复式教学水平,她阅读了大量专著,做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先后四次跑到黔阳师范学校向教育学老师请教。在此基础上,她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注重因材施教。杨元梅曾教过一个叫向必文的学生,因智力发育迟缓,接受能力较差,读到二年级时连家里有几个人都数不清,家长也因有个“傻儿子”而觉得不光彩,竟然对其子放任自流,村里人开玩笑说:“杨老师,你要是把向必文教好了,那可是铁树也能开花了!”杨元梅一面耐心做好向必文家长的工作,希望家庭配合教学,一方面同向必文促膝谈心,鼓励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与向必文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喜欢螃蟹。于是,杨元梅便常常带他到溪边捉螃蟹,因势利导,借机寻找开启他学习的兴奋点。周末,杨元梅又带着向必文来到溪边捉螃蟹,只见向必文很利索地搬开一块石头,然后用手一摸,就抓到了一只大螃蟹丢进桶里。杨元梅学着他的样子翻起螃蟹来,虽然抓住了一只螃蟹,可手指却被螃蟹的大钳夹住了,疼得她边叫边甩。这时向必文飞快地跑过来将老师的手放进水里,螃蟹马上就松开了钳,杨元梅笑着对向必文说:“你真行!”向必文笑了。当师生俩提着满满一桶螃蟹回到家时,杨元梅启发向必文说:“向必文,你能数清桶里的螃蟹吗?”一提到数数,向必文就目瞪口呆,杨元梅鼓励他说:“你一定能行。”在杨元梅的耐心教导下,向必文慢慢地学会了数数,这一天,他终于学会了从1数到10。通过两年的努力,向必文终于将成绩赶上来了。乡亲们竖起大拇指说:“连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学生都能教得这么好,真是铁树开了花哟!”

倾情苗山终不悔

      婚后的杨元梅家住安江城里,丈夫在安江水电设备厂工作。丈夫历来身体虚弱,常年患病,经常住院治疗。结婚以来,杨元梅不知有多少次是陪丈夫在医院度过春节的。一边是疾病缠身的丈夫和年迈体弱的公婆需要照顾,一边是苗乡村寨落后的教育需要有人耕耘,一向果断的杨元梅却在是否要调回安江城区或城郊学校工作的问题上犯了难。杨元梅的舅舅——原深渡乡中心小学校长向振南曾不止一次向其提起调动的事,并在一次开学前找到杨元梅说:“元梅呀,我已经在中心小学给你安好了课,你到中心小学来,回家也方便点。”杨元梅当时非常高兴,把这一消息告诉家里人时,大家都很欣慰,几岁的儿子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第二天,杨元梅问舅舅,走后接替她的老师怎么安排,舅舅说:“山里条件差,没有教师愿意长期待下去,只能一年一轮地换。”舅舅的话深深触动了杨元梅,思前想后,为了苗乡的教育事业,为了苗山的孩子,杨元梅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苗山。为了便于照顾生病的丈夫,杨元梅将丈夫从家里接到集中村小学,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护理,丈夫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几年,这使得杨元梅有了喘气的机会,经过不懈努力,1996年,杨元梅以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了黔阳师范民师班,圆了自己多年来的中师梦。

责任编辑:沙锦霞

热词: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 苗山孩子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