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贫困的家庭条件使我的上学生涯坎坷无比,是学校及老师们的热心资助给我解决了上学时的许多难题,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师爱的温暖。1995年初中毕业,我不假思索地报考了师范院校,1998年,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憧憬,走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在教学点包班一干教师就是11年,我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丰富着平凡的内涵,我默
默地延续着这暖暖的师爱。

一、挚爱,照亮孩子的心灵

(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我动力十足

  1998年毕业后,我来到了仅有两个班级的下峪村教学点任教,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极差,破旧的砖瓦房,木质的门窗,因常年风吹雨淋,墙面退色凹凸不平,门窗木头腐烂、玻璃破碎,遇到大风大雨天,教室里的孩子为了躲避风雨,要随时搬动桌椅调整位置;教师也没有办公室,只好在教室里边上课边办公。即使这样的教学条件,也阻挡不住我急切任教的那股热潮。接过我所教的第一个班级——一年级,看到三十多双渴求知识、纯洁热情的小眼睛,看到他们见到新老师时那无比开心的满脸笑容,我知道,我的从教之路从此开始了。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是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课,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备好每一节新课,语文、数学难不倒我,可是音、体、美、劳、品德课怎么上?从没上过啊?我只好多看教参,多学习,自己揣磨方法,研究对策,在学校里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孩子们的新课,每天都要把教案、作业带回家,虽然每天忙碌些,但为了让孩子们多接触些新事物,多学习些新知识,让我的班级学习生活更精彩些,让我的学生学习基础更扎实些,我认为“教学是件苦中有乐的事情。”

  2001年我结婚了,老公说我是个工作狂,整天的抱怨我;2002年冬,可爱的女儿出生了。但怀着对教学的渴求,03年三月,我撇下襁褓中的女儿,又回到了工作中。依然每天坚持早晨七点、中午提前20分钟到校,做课前准备或为学生辅导、批改作业,晚上还要在家备课。虽然自己的孩子小也需要照顾,而我却为了更多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抛给了爷爷和奶奶,所以说起贤妻良母,我是百分之百的不称职。但因为我有一个更大的家需要去奉献,去尽责,所以让我义无反顾地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我的工作之中。

(二)、对学生的挚爱,我感同身受

  在农村,许多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出外打工,大部分学生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和平常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缺少母爱父爱的呵护,他们往往内心压抑、性格孤僻。为了弥补孩子们母爱父爱的缺失,我在班级设立了“知心朋友”信箱,以帮助我跟班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我曾教过的留守学生张浩,其父母常年打工在外,跟着奶奶长大的他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经常和同学打架,不遵守纪律,学习基础很差,但他最大的亮点就是身材魁梧和有较强的领导才能。如果能调动他的积极性,不仅可以转化他,还可以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我积极鼓励张浩同学课余时间大胆投稿,将自己的知心话告诉老师,从他的投稿中,我了解了张浩对自己的父母很不满,缺乏父母关爱的他在年迈的奶奶面前更是肆无忌惮,奶奶也一贯地宠着他,散漫的性格造成了他在学习上的不上心,从幼儿园起就已成了老师同学心中的“捣蛋鬼”,但他本性善良,自己也为自己的“捣蛋鬼”称号很是不满。在我一次次的细心开导下,张浩心中的烦恼与不满逐渐解除了,学习上也变得积极了,后来他还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在他的带动下,我班的“知心朋友”信箱越办越红火,我也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课堂上,我跟孩子们是平等融洽的良师益友;课堂外,我们又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玩伴。课下,我总是把自己变成一个顽皮的孩子王,跟孩子们一起跳绳,一起转呼啦圈,一起做游戏,一起快乐地玩耍。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跟我的交流也多了。渐渐地,我的孩子们已不满足于校内的相处,尤其是像张浩这样的几个留守儿童,他们竟在放学后追到我的家里,他们说喜欢跟我的女儿玩,他们更喜欢在我家里写作业。我发现,他们已不再感到孤单,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快乐,我的家已变成了他们成长的一片乐园。

  悠悠岁月,莘莘学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于教过我们的老师,总有几个印象深远、终生难忘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徘徊着。每当听到我的学生对我说:“石老师,你讲课真好,我最愿意上你的课了!”“石老师,如果你能一直教我们,那该多好啊!”“石老师,你不要走,行吗?”十几年了,类似这样的话语我听了很多很多,我知道,我的学生喜欢我,而我更爱我的每一批学生。联想着自己学生时代的艰辛,联想着那些喜欢我、帮助过我的老师,我也是在爱的怀抱中成长起来的啊!教师的挚爱是照亮孩子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有了它,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快乐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去,充分扮演主人公的角色,充分享受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