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他是一名在农村工作了28年的老师,曾获得“南充市十佳班主任”、“蓬安县十佳课改标兵”、“蓬安县百佳教师”等荣誉。他叫彭永忠,蓬安县河舒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彭永忠今年48岁。1983年,彭永忠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回到家乡——蓬安县河舒镇,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8年。
  

农村教育基础差,差的不光是教育设施设备,还有教育理念。面对如此情况,刚参加工作的彭永忠心里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让每个农村孩子都“不掉队”。
  

刘晓莉是彭永忠所教的1991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初中二年级时,各科考试成绩都只有四十几分,就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彭永忠知道后,找到刘晓莉,做她的思想工作。后来,刘晓莉放弃了辍学的念头。
  

在后来的教学中,彭永忠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对刘晓莉进行专门辅导,渐渐地,刘晓莉的学习成绩好了起来,中考时,还“意外”考上了当时蓬安最好的中学。
  

“一个本想辍学打工的差生,都能考上好学校。”成为学校里的一段美谈。
  

“对每个孩子都不放弃,每个孩子都不是‘差成绩’。”彭永忠始终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
  

农村教学改革的“探路者”
  

在教学中,彭永忠一直寻求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彭永忠就试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成绩较好的和成绩稍差的学生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式”学习。一次,一道简单数学题,他反复讲解了近10遍,很多学生还是没弄明白,于是他干脆用半节课时间让大家讨论,“懂点门道”的学生给“没入门”的学生讲解,经过讨论,大家不但弄明白了问题,还弄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交流式”教学中,彭永忠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在当时,在课堂上把时间给学生,校方和家长都不满意,这种小组式的讨论并没有延续下来。
  

2010年春季开学,课改之风吹进蓬安,“把时间更多留给学生”的理念被提了出来。对于彭永忠来说,“新课改”正中下怀,“只要为了学生,我可以去改变自己。”
  

一年过去了,学生能力大大提高了,在没有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依旧能自觉学习,把课堂教学进行下去。
  

他的学生进了香港中文大学
  

为了进一步搞好“高效课堂”,彭永忠多次去其他地方学习别人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借鉴。
  

超负荷的工作,让彭永忠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家人的劝说,他无动于衷,每天依旧那样工作着。
  

“他是一个不顾家的人。”这是彭永忠的妻子郑玉华对丈夫的评价。
  

郑玉华是一名下岗工人,去年11月突发阑尾炎、胆囊炎,住进了医院。彭永忠当时带了两个毕业班,课时多,脱不开身,没办法照顾妻子。学校知道情况后,两次要给他准假,但被他拒绝了,“我放心不下两个毕业班的学生,我老伴儿能理解我的。”
  

为了班上的学生,彭永忠把寝室搬到了学校。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中,他就催促学生起床锻炼。当许多人已进入梦乡,他还在钻研教学方法。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彭永忠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所教过的刘湘江、郑沁、郑帆等学生,进入了香港中文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知名大学深造。今年,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又全部考上了市级以上的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