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女校长和她的学生们
女校长和她的学生们
1750座山,3083条沟,纵横交织出一片贫瘠的土地——这就是东乡族自治县。

  大山深处,两条深沟交汇的一处山峁上是坪庄村,一面鲜艳的国旗迎风招展。国旗之下就是堡子小学。

  春节前,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走进堡子小学一年级教室的时候,女教师陈秀花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

  教室约40平方米大小,里面有8名学生。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户,暖暖地照射着教室。教室中央安放着一只火炉,炉火旺旺地燃烧着。

  在这间教室里,陈秀花有双重身份。站在讲台上,她是老师,给孩子们教生字、读课文。当孩子们复习的时候,她走下了讲台,像大姐姐一样,亲昵地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拍拍那个孩子的小脸蛋。有孩子的鼻涕下来了,她掏出一块手绢,给他们擦拭……

  下课铃声响了,陈秀花还没收拾好课本,贪玩的孩子们已经冲出了教室。其他教室的孩子们也出来了,他们拿出了铁环、跳绳、篮球,在操场上玩了起来。

  这个时候,她俨然一个“孩子王”,拿起铁环,跟孩子们玩起滚铁环比赛。“加油!陈老师!”,呐喊声、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堡子小学是一个教学点,只有25名学生,4名老师。今年30岁的陈秀花是这里的一名老师,也是校长。


    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下午4时,放学的铃声响了。孩子们背起书包,叽叽喳喳地排好了队。陈秀花放下课本,穿上一件棉衣走出了宿舍,“山路不好走,孩子们太小,需要送一段。”

  堡子小学所在的坪庄村有3个社,村庄隐落在山脚下的沟沟岔岔里。最远的一户人家,要走40分钟的山路。以前,孩子们放学后,都是自行回家,遇到雨雪天气,家长只能前来接送。2009年,陈秀花当上堡子小学的校长后,要求老师每天放学后必须送学生一程。

  今天,陈秀花护送的是下老老社的孩子们。下老老社在堡子小学下方的一处山沟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山路弯弯,十分陡峭,大一点的孩子顺着山坡一路小跑,而对于只有5岁的一年级学生马海成来说,这段下坡路十分艰难。

  陈秀花牵着马海成的手,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前面孩子们飞奔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她们的视线。

  对于陈秀花来说,这是一段有着特殊记忆的无名山路。

  2007年秋季,刚刚调入堡子小学的陈秀花当上了二、三年级复式班的班主任。开学后不久,陈秀花发现班上的很多学生经常请假,甚至旷课。起初,她没有在意,一段时间后,三年级女生小英(化名)竟然连续三天旷课,有学生告诉她,小英可能要辍学了。

  陈秀花十分震惊,小英是班上的尖子生,平时很乖巧,11岁的孩子怎么就不上学了?那天放学后,陈秀花跟着学生顺着这条山路,来到了下老老社,敲开了小英家的门。

  “丫头嘛,能识几个字睁开眼就行了,我们出门种田,丫头要留在家里看门……”小英的爸爸对陈秀花这样说,而小英却怯怯地躲在门外,偷偷地哭泣。

  当天,无论怎么劝说,小英的爸爸就是不同意让女儿继续上学。天色已晚,陈秀花不得不沿着山路返回学校。见老师要走,小英拿起了手电筒,跟了出来。

  “陈老师,我真的好想上学……”告别的时候,小英哽咽着对陈秀花说。

  第二天放学后,陈秀花再次来到了小英的家里。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小英的家人终于同意让孩子继续上学。

  “看着小英开心的笑容,我真的很高兴。”但陈秀花没有想到,她的这种开心十分短暂。几天后,班上的另一名女生又辍学了。

  “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她们为什么要辍学?”陈秀花分析后认为,是家长的守旧观念在作祟。

  此后,除了正常的教学,劝返辍学学生成为陈秀花的一项主要工作。仅用了一个多学期,她就跑遍了所有学生的家,熟悉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劝返了多名辍学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在上学问题上,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陈秀花劝返辍学学生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一年后,堡子小学再无学生辍学事件发生,教学覆盖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我的生活离不开孩子!”


  一间10平方米大小的房屋,是陈秀花与另一位女老师的办公室,也是宿舍。里面的设施简单得一目了然:一个火炉、两张单人床、两张桌子、一台电视机。

  在这间屋子里,陈秀花的生活同样简单:白天教学,晚上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由于离家远,她的一日三餐都要自己做,馍馍从家里带,米面从家里背。

  这样的生活,陈秀花已经过了15年。陈秀花家住距离堡子小学60公里外的达板镇崔家庄。1997年,中学毕业的她在村小学当上了一名教师。从那时起,她的生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孩子。

  2006年,由于教学工作出色,陈秀花被调到达板镇拱北滩小学任教。2007年,调入堡子小学。2009年任堡子小学校长。

  “我从小就向往当一名老师,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很快乐。”陈秀花刚当上教师的时候,每月工资只有120元,虽然收入微薄,但她还是选择了坚守,“因为孩子们需要我”。

  近年来,陈秀花因为教学工作优秀,多次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嘉奖,并当选临夏州政协委员,东乡县十五、十七届人大代表。2005年5月,她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虽然每月工资不到800元,但对于自己的学生,她一点也不吝啬:为贫困学生买作业本、铅笔,中午给回不了家的学生做饭吃……

  “为了几百元的工资,跑几十公里,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你划算吗?”这些年来,由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陈秀花一直没有找到对象,好心的朋友曾这样劝她,但她还是淡然一笑。

  “没办法,我深爱着这份工作,更深爱着我的学生,我的生活离不开孩子。”陈秀花说。

  陈秀花宿舍背后的空地上,有一口储藏土豆的窖。揭开窖口的盖子,窖底堆满了土豆。这是陈秀花的主要蔬菜。

  “这都是乡亲们送来的,我已经好几年没有从家里背土豆过来了。”陈秀花说,只要学校开学,这口窖就没有空过,有的村民甚至过几天就让孩子打开窖口看看,“如果没有了,就有人送来了”。更多的时候,一些学生家长会亲自来到学校,请她去家里坐坐。

  “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会为梦想而坚守。”陈秀花这样说。

  几间教室,25个孩子。大山深处,年轻的女教师默默坚守,只为实现朴素的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陈秀花,东乡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故事如名字般平凡,但她的人生之路却因坚守显得极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