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2008年10月,我去贵州织金县官寨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学支教,结识苗族校长蔡伦勇。他说,家里7个兄弟姐妹,都在外面打工,他没有去……
  从一间破茅草房起步,13个辍学生,到现在354个学生,老师由1个到11个,用爱支撑着信念,苦心经营着学校,只为小妥倮及周边邻近村寨的孩子活得快乐而有尊严。
  1992年,蔡伦勇19岁,身无分文,与贵州民族学院擦肩而过,隐忍着全家只有20斤玉米面的艰难现实,走上了未知的办学之路。

  苦苦经营,从打工卖苦力到争取捐助,私学终于变公办

  1997年,学生增至250人,没有资金、没有师资,没有教室,为了让学校生存下去,蔡伦勇当过挖矿工、做过街头小贩、到建筑工地打工,把挣来的血汗钱1800元全部用在了办学上。办私学6年间,蔡伦勇倾其所有,先后投入5000元苦苦支撑学校,这笔费用并不算高,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1998年,山穷水尽的蔡伦勇得到了社会捐助,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学诞生。

  默默付出 既做校长 又做杂工 关注孩子成长 关心留守儿童

  学校里虽然有9个公办老师(当地叫“走教”),上完课就走了。蔡校长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杂事:开校门、锁门、打扫卫生、修理课桌、围墙、安保、家访等等。
  蔡校长常说:在农村,没有几个能上好学的,他们的家长多数在外打工,这些孩子将来的路特别艰难,谁对他们的前途负责?只有我们这些老师。如果我们只满足站在农村的讲台上,那我们就该下课了。

  寻找办学特色  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 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谁?

  蔡校长对我说过一句话,你们支教老师把外面的世界带给了我们,可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蔡校长购置了芦笙、民族服饰、开设芦笙教学;购买了蜡染布料,蜡刀,画笔,开设了蜡染教学、木叶吹奏教学、苗族语文教学。
  校芦笙队成立,每年的苗家盛大节日——跳花节前夕,蔡校长都作为村里的灵魂人物召集村民和学生排练。跳花节上,蔡校长带领孩子们载歌载舞,那种幸福和简单的快乐非常令人感动。
  2010年,芦笙队登上了南京中国平安明星会舞台,2011年11月登上了北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慈善晚宴舞台。
  2000年,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学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促进贫困县初等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蔡校长被评为毕节地区“感动乌蒙”十大杰出教师。